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讯情链接
履职在“民生服务一线、社会治理一线、产业经济发展一线”——厦门市思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“创新”分组讨论会小记
发布时间:2024-01-08 15:35:00 | 【字体:
 转自: 人民政协网

  人民政协网厦门1月5日电(记者 照宁)“去年我以政协委员身份带动党派人员在福海社区‘好商量’工作室做了一些服务,今年更有经验和履职思路了。”“我的企业有一支专业志愿者团队,社区和居民有需求尽管找我。”……12月26日,厦门市思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召开一次特别的小组讨论,气氛非常热烈。委员们首次打破“界别”,分10个街道联络组“创新”性进行分组讨论。

  “2022年以来,我们探索在辖区10个街道设立63个‘好商量’工作室,按照生活和工作属地原则将委员全员下沉至‘一线’,助力街道社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,这是对区政协和党派界别年度重要协商活动的有效补充,较好地解决了‘会议’委员、‘鼓掌’委员、‘拍照’委员的问题现象,委员履职有了施展专长的新平台。”思明区政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全会期间按街道联络组进行分组讨论,旨在进一步发动委员更好地发挥自身人力、智力、物力优势,精准对接街道社区的“需求”,助力协商解决“家门口”的民生事务。

  “我们街道今年在南华社区改造提升、地铁三号线南延段开通后配合工作等方面亟须委员献策出力,同时计划在沙坡尾旅游景点增设一个‘好商量’工作室更好地服务商业区和辖区旅游经济发展。”在政协厦港街道联络组讨论现场,联络组组长黄珍点明“需求”后,当场就得到了委员们的热烈回应。“我是律师,擅于发现事件的症结点从而化解问题矛盾。”刘洋委员“自我推荐”说。“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对‘绣花针’式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,在智慧化、数据化治理方面我们可以助力。”刘林泓委员发言说道……

  “思明区老旧城区多,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,民生改善工作依然面临许多的矛盾和困难。”思明区政协主席苏德本表示,在街道社区设立“好商量”工作室,是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,倡导和推动政协委员践行“四下基层”的创新之举。区政协近两年的实践证明,一连串的实事好事落地有形、群众有感,促成了组织所需、群众所盼和委员所能的无缝衔接,人民政协制度更广泛深入地走近了群众、走进了民心。区政协已研究出台了《关于加强政协“好商量”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新的一年将进一步规范推进委员履职在服务民生一线、社会治理一线、产业经济发展一线,切实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。

 
收藏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